[政協提案]關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體育事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作者: 時間:2005-03-04 關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體育事業的建議
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南省委員會
當前,我省的競技體育事業發展得很好,湘軍健兒在全運會乃至奧運會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與之相比,我省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則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體育基礎設施缺乏或不對群眾開放,即便對群眾開放也往往價格昂貴,普通老百姓沒有能力消費。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三:1、我省對競技體育業投入較大,對群眾體育事業投入的資金較少;2、我省的體育事業仍然沒有擺脫靠政府辦養的模式,體育產業很不發達;3、沒有充分引導、鼓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體育事業。
我省體育事業的發展需要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相互協調,齊頭并進。其中群眾體育是基礎,群眾體育是否搞得好,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的身體素質,競技體育則是標志,是省力、國力的象征。為了從根本上改變群眾體育事業的落后局面,促進我省體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我們建議:
一、必須加快我省體育的產業化步伐
目前,體育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中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也是各國政府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發展公益事業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加快我省體育的產業化步伐,吸納多方面資金,做到以“體育”養“體育”,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政府的經濟包袱,保證我省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政府一部分空余的體育資金分流到群眾體育事業,促進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應積極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我省體育事業
為了解決我省群眾體育事業發展資金相對不足的現象,應積極引導、鼓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我省體育事業,促進我省體育事業的發展。
1、完善發展體育事業的相關配套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只要是有利于公共體育事業的投資,就可以享受如用地審批、稅、水電費征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把民間資本投入公共體育場館和設施建設的用地納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工程,可以享受政府的稅費減免政策。
3、打破行業條塊分割劃分過死的格局,充分利用原有體育場館、體育設施資源,全面對社會開放,如體育局、園林局、總工會、教育局屬下的體育場、公園、文化宮、學校所擁有的體育資源都要充分利用起來,建議采取產權多元化、股份制、聯營合作等多種形式,重整旗鼓,對外開放。
4、鼓勵社會各行各業、境內外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參與體育項目市場開發,投資體育事業建設,以期逐步形成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多元體育產業結構體系。這里,特別強調要用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多種形式投入體育事業,允許民間資本通過TUT、BUT等方式投資和經營體育基礎設施項目,在產前、產中、產后形成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從而在振興民族體育事業的同時,協調好多方面的關系,以保障我省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