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 周云玲委員:關于爭當牽頭省份、建立跨省聯合機制申報中國古代摩崖石刻文化景觀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
文章來源:參政議政處 作者:唐雯靜 時間:2025-01-17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常委、永州市政府副市長、農工黨永州市委會主委周云玲提交“爭當牽頭省份、建立跨省聯合機制申報中國古代摩崖石刻文化景觀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
我國現有世界遺產59處,其中文化遺產40處、自然遺產15處、文化和自然雙遺產4處,主要包括古城、古村落、古建筑、古遺址、古園林,還有大足石刻、龍門石窟、云岡石窟等,此三處石刻(窟)主體是石質雕像而非書法碑刻。
永州市現存摩崖石刻2100余方,全國《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湖南57方,永州占36方,其中7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還有5處省保、17處市保單位。自2024年開始,永州市啟動了摩崖石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以摩崖石刻名義和主體進行申報系全國首例,現已成功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國家文物局建議,以“中國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之名開展跨省系列聯合申報,一旦成功,是填補全國此類空白的創舉。
周云玲委員介紹,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永州市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強立法,編制規劃。《永州市摩崖石刻保護規定》已頒布實施,是湖南省首部石刻類文物保護地方性法規。編制了國保單位石刻利用保護規劃,對市保以上的石刻建立了“四有”檔案。二是加大收藏,舉辦展覽。成立瀟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館等機構,國有文博單位收藏拓片833件,民間收藏約3000件。在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三是注重研究,促推轉化。召開“摩崖石刻中的歷史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先后出版《湖南兩宋摩崖石刻考釋》等15部著作,開展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200余篇。建成了占地面積2665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平方米、總投資7000萬元的全球首個摩崖石刻數字博物館。
永州摩崖石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符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申遺工作“三個有利于”的重要指示:一是永州摩崖石刻自開辟后與東方文學、書法、金石的發展同步,在形式、技術上不斷成熟,各時代各具特點,實證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二是永州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有利于展現以文人群體為代表,以儒家修齊治平,經世致用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追求。三是永州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從時空上全面而真實地展現了中原文人群體留下的集詩文、書法、山水審美、金石于一體的摩崖石刻及其對邊遠山區產生的教化之功,使南嶺文化在明清時期融入中原文化圈,實證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
南方各?。ㄖ陛犑?、自治區)還有14處摩崖石刻入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1處、江西3處、湖北1處、重慶1處、云南1處、廣東3處、廣西3處、郴州1處)。以“中國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之名開展跨省系列聯合申報,對遺產的價值主題、構成研究和協調管理的要求更高,但獲得國家正式推薦申報的可行性也更高。
作為本次預備名單成功申報的唯一發起者,周云玲委員建議我省將“中國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為重大文化事項,盡快籌備推動建立跨省聯合申遺機制,爭取擔任牽頭省份,在跨省協調、資源遴選中爭取主動權、主導權,并在申報路徑、申報策略、申報經費等工作中予以大力支持,以期2025年有序推動“中國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申遺實質性啟動。
為有效推進申遺工作,周云玲委員建議:一是請省里相關部門成立中國摩崖石刻群文化景觀申遺機構,統籌協調申遺工作的開展,建立聯合申報機制,以便吸納各方專家,匯聚相關部門合力,以確保申遺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請省里相關部門加大摩崖石刻保護項目資金支持力度,促進摩崖石刻遺產區的保護利用,并加強與聯合申遺省份的交流協作,建立起信息交流和合作機制,共同推動摩崖石刻申遺。三是請省里相關部門將摩崖石刻納入全省研學路線,打造摩崖石刻專題展示體系,促進石刻文化傳承弘揚。組織摩崖石刻海外展覽,傳播研究成果,提高摩崖石刻申遺的國際支持度,讓摩崖石刻走向世界,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