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 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建議:加強湖南省流動孕產婦母嬰安全保障與孕產期管理
文章來源:參政議政處 作者:王家璐 時間:2025-01-19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農工黨湖南省委會提交了關于加強湖南省流動孕產婦母嬰安全保障與孕產期管理的集體提案。
隨著社會發展,一些孕產婦因就業及家庭原因,往往會輾轉于不同地區。然而,受戶籍制度限制,流動孕產婦在現居住地常面臨諸多醫療與保健服務的障礙,難以享受與戶籍人口同等的、連續且高質量的醫療保健服務,致使孕產期風險顯著增加。農工黨湖南省委會調研發現,當前流動孕產婦孕產期管理面臨的主要困難有:
一是信息壁壘導致無法精準掌握流動孕產婦保健信息。我省缺乏省級婦幼保健信息平臺,目前,全省孕產婦信息均由鄉鎮、社區錄入“公衛3.0”系統,而孕產婦的產前檢查大多在縣級、市級以上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并未與基本公衛服務互聯互通,且基本公衛信息系統功能有限,信息不全,難以滿足全省各級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孕產期保健服務的需求。全省流動人口孕產婦數據沒有實現異地互通,孕產婦戶籍地、建卡、產檢、流入動向等信息無法共享。流動孕產婦真實數據省內底子不清,省外更難獲得,開展流動孕產婦人口管理、實時信息交換等工作困難重重。檢查結果異地之間不互認,造成流動孕產婦過度檢查、重復檢查,極大地浪費了醫療資源。此外,對孕產婦進行規范建檔要求孕產婦在當地居住滿六個月且有暫住證,不滿足要求的流動孕產婦的保健隨訪工作無法落實。
二是短期流入流出孕產婦生育保障比例低且困難多。湖南省生育保險參保條件要求,女性職工和居民需要在省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并按照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滿一年,而流動孕產婦通常參保時間短甚至很少主動去參保,難以滿足生育保險報銷條件。目前我省各類保險中對孕期檢查的報銷比例偏低,如長沙市城鄉居民醫保生育協議醫療機構生育的參保人員,懷孕20周至分娩前,單胎妊娠門診檢查費最高可報銷600元,而實際費用約2000-5000元,差距較大;此外,住院分娩費用約3000-8000元,對許多流動孕產婦家庭而言是一筆大額開支,如果孕產期罹患嚴重的并發癥,其救治費用更是難以承擔。
三是孕產期健康教育及管理缺失致母嬰安全隱患重重。由于流動孕產婦的流動性較大,缺乏主動報備意識,轄區婦幼、社區和醫療機構難以及時進行孕期保健宣教和動態妊娠風險評估管理;且流動孕產婦往往沒有時間精力和家庭支持來完成孕期保健知識的接收,導致對孕產期健康知識了解不足,妊娠風險認識不足,發生異常情況不能及時就診,延誤就診現象普遍。此外在服務提供方面,我省鄉鎮婦幼專干、社區醫生、村醫等基層提供孕產期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也存在知識能力有限、對流動孕婦孕情掌握不足等問題。
為此,農工黨湖南省委會建議:
一、構建全省孕產婦信息平臺
建議省衛健委牽頭,聯合公安部門,搭建全省婦幼保健管理信息平臺,將流動孕產婦管理納入其中,通過多部門信息融合共享,促成異地人口信息互通、動態更新,完善流動孕產婦數據管理;加強醫療保健機構之間的信息互通、檢查結果互認,減少重復檢查、過度檢查,實現流動孕產婦孕產期保健以及妊娠風險評估在不同醫院之間的信息流轉;對妊娠高風險孕產婦實現預警、追蹤機制,提高流動孕產婦婦幼保健全程管理覆蓋率。
二、強化流動孕產婦生育保障
針對無法參保職工醫保的流動孕產婦,擴大生育保障覆蓋。將享受生育保險條件由“連續繳費”改為“累計繳費”并適當降低繳納時長要求,降低生育保險享受門檻,提升孕期檢查費用報銷比例,惠及流動孕產婦。
三、多渠道普及健康教育知識
一是提升健康宣教內容的針對性、有效性、實用性,根據流動孕產婦的年齡、文化背景、孕產期階段等不同特征,制定個性化的宣教內容,重點關注妊娠風險的識別,孕期保健的利用等;二是采用多樣化的宣教形式和渠道,如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平臺等線上渠道發布健康宣教內容,有效提升普及率。在流動人口聚居區舉辦健康宣教講座、義診活動、知識競賽等線下活動,促進流動孕產婦主動學習健康知識;三是利用官媒廣泛傳播孕產期健康知識,邀請專家訪談,結合實例講解,增強流動孕產婦健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