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年味
文章來源:郴州市委會 作者:侯曉蘭 時間:2025-02-08在歲月的長河中徘徊,總有一股溫暖而醇厚的味道,縈繞在記憶的深處,那便是故鄉的年味。它如同一壇陳釀的美酒,越品越香,越品越讓人沉醉其中,難以忘懷。
故鄉的年味,是從臘月伊始便彌漫在空氣中的那股忙碌與期待的氣息。一進臘月,家家戶戶便開始抖糍粑殺年豬,為過年做準備。集市上熙熙攘攘,人群摩肩接踵。賣春聯、福字的攤位前圍滿了人,那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聯,一個個蒼勁有力的“福”字,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賣年貨的攤位也是琳瑯滿目,從各種糖果、瓜子到新鮮的蔬菜、水果,再到那肥瘦相間的豬肉,無一不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大人們穿梭在人群中,精心挑選著所需的物品,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的笑容。孩子們則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在集市上跑來跑去,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時不時地纏著大人買些小吃,那一串串甜甜的油麻餃、噴香的油粑子,成了我童年最美味的記憶。
走進家門,便能聞到那熟悉的煙火氣息。院子里,父親忙著宰殺自家養的雞鴨,處理魚肉。廚房里,爐灶上的大鐵鍋熱氣騰騰,燉著的紅燒肉在鍋里翻滾著,那濃郁的肉香彌漫在整個房間。母親系著圍裙,在鍋臺前忙得不亦樂乎,她熟練地揮動著鏟子,翻炒著鍋里的青菜,那“滋滋”的聲音仿佛是一首美妙的樂曲。姊妹們則在一旁幫忙燒火,火苗舔著鍋底,將鍋里的食物映照得更加誘人。這時,父母們會一邊忙碌一邊和我們講述著過去過年的故事。他們說,那時候的年雖然沒有現在這么多好吃的好穿的,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些古老的故事,帶著歲月的痕跡,在我們的心中種下了溫暖與感恩的種子。
貼春聯、掛燈籠是故鄉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線。除夕那天,天還未亮,父親便早早地起床,搬來梯子,先將大門認認真真打掃干凈,然后再將紅紅的春聯貼在大門兩側。上聯“瑞氣盈門福星照”,下聯“春風拂檻喜氣濃”,橫批“吉星高照”。那鮮艷的色彩、剛勁的字體,瞬間讓整個家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接著,我們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燈籠,掛在屋檐下。當夜幕降臨,一盞盞紅燈籠被點亮,遠遠望去,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個村莊。孩子們在燈籠下嬉笑玩耍,追逐著那跳躍的火光,歡聲笑語回蕩在夜空中。
年夜飯,是故鄉年味的高潮。記得奶奶在時,我們家的年夜飯那叫一個熱鬧,四個八仙桌連在一起,四代幾十口人圍坐在桌旁,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那道紅燒魚象征著年年有余,圓潤的丸子寓意著團團圓圓,還有那盤翠綠的青菜,代表著清新與生機。大家舉杯同慶,互道祝福,父親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一一的分給孩子們,長輩們臉上滿是皺紋里透著喜悅,他們給孩子們夾菜,叮囑著要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孩子們則吃得津津有味,嘴里塞得滿滿的,還不時地打著飽嗝。在這濃濃的親情氛圍中,一年的疲憊與煩惱都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幸福與溫馨。
吃完年夜飯,便是守歲。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屋里的燈光昏黃而溫暖,電視屏幕上閃爍著五彩的光芒。雖然節目很精彩,但孩子們的心思早已不在電視上,他們在外面放起了煙花。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有的如流星般劃過天際,有的如孔雀開屏般燦爛奪目。那一聲聲巨響,將新年的氛圍推向了極致。大人們也忍不住走出屋子,仰望著那美麗的天空,感受著這歡樂的時刻。在這新舊交替之際,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故鄉的年味,是那濃濃的親情、淳樸的鄉風、熱鬧的氛圍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我們與故鄉緊緊相連,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無法割舍這份深深的眷戀。在這喧囂的世界里,故鄉的年味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是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寶藏。它讓我們在歲月的流轉中,始終銘記著那份最初的純真與美好,永遠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